混合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混合机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道不远人物用其无

发布时间:2020-03-02 10:52:50 阅读: 来源:混合机厂家

十年发展靠制度,百年发展靠文化。2010年暑期干部培训班上,胡德喜校长提出用文化引领同文发展的策略。政教处及时展开了弘扬传统文化,优化育人环境主题教育活动,通过两年来班主任卓有成效的学习和工作,用文化引领班级发展的意识已初步形成,达到了预期的目标。我拜读了66位班主任的德育论文,其中在标题中直接出现文化字眼的文章有24篇,占总数中的36%。当读到高一年级组徐卫明老师撰写的《在不断摸索中前进》一文时,我联想到《中庸》中道不远人,物用其无的道理,并以此为题汇报我自己学习班主任德育论文的心得。

一、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阶段小结

在开展弘扬传统文化,优化育人环境的主题教育活动之初,学校就确定了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来引领班级文化的发展。通过两年来的工作,我们有了一个较为明显(清晰)的工作思路,认为主题教育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为宣传学习阶段(2010年2012年),第二阶段为借鉴吸收阶段(20122015年),第三阶段为融汇发展阶段(从2015开始)。目前,我校班级文化建设正处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型的关键期,因此就有必要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。

1、用文化引领班级发展的意识已经在班主任心田里扎根。李宇翔老师在《我心中的班级文化》的论文中指出,狭义班级文化就是五官能够感受到的气息,诸如整洁的教室、精致的板报、朗朗的书声。广义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情商,要求学生尊师自律,勇于担当,团结有爱。熊雪景老师强调,把优良的环境和情感陶冶结合,把确立目标与习惯培养相结合,把自主管理与共同提高相结合,努力构建班级和谐文化。

2、班级文化建设渠道进一步拓宽。传统的黑板报、主题班会、广播站和宣传橱窗等文化传播媒介所发挥作用进一步显现,电子显示屏和网络等新媒介为文化建设增力添彩。在国旗下讲话中,增设班主任解读传统文化项目,深受师生和社会各界好评。亲子接力赛,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升起国旗,家长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开展,进一步凝聚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合力。艺术节的成功举办,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,检验了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成果。

3、传统文化推进班级管理开始迈向新台阶。陈建国老师构建班级管理的修齐治平;邱李华老师的无为、尚柔的班级管理策略;石晓刚老师的班级建设中的微文化,这些鲜活的做法,显现出班级文化正在向借鉴吸收阶段迈进。

二、对怎样应用传统文化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再认识

《在不断摸索中前进》一文中,徐卫明老师说不做学生保姆班级警察,争做灵魂工程师。他这个观点让我思考: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?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到底怎样发挥?我便想起《中庸》中孔子的一句话。

子曰: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

翻译成今天的话,孔子说: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,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,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。

道就是《中庸》中所指的中庸之道,是一种至大无外、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,是天地、人伦之道。道不远人意即此道,人可以正心诚意修炼而成,旨在鼓励人努力向道靠近,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。是说道就在人们的身边,就在日常生活中。也就是道无处不在,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参悟到、意识到。我们的教育之道是为人道,离开学生之道怎能称之为教育之道呢?

觉悟万物,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从身边之物开始。老子从车,从器,从室入手,即是从与人们生活最相关的食住行入手。车子是有形有象之物,是一种器物。车子为什么能用?是因为车子有中有无,也就是因为车子有无的存在,车子才能成为车子,才能有所用,才能一用而致百用。车子在路为车,在水为舟,在天为鸟。车子因为无的存在,并不仅仅局限在车子之内,并不为车所囚禁,虽然称其为车,其实不仅是车。用车之无,无中生有,车中生出舟,车中生出鸟。车即是兵车,又是婚车,又是丧车,又是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的圣贤之车。善用车的无,则一车可抵万车,一车可成万物,车即可以成为载物之器,又能成为居住之家。只此一车,则万物具备,天下万物无所不有。

由此想到我军近年装备的05式两栖装甲车,它完全是信息时代的高科技装备,通过液压传动就能实现陆上转向,在水上则通过方向盘中面的水门控制开关实现水上转向,在陆上就像开汽车,在水上像快艇一样轻松自如。新战车可以载9人,室内还配有风扇、灯光和供氧装置,大大提高了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。

人类生命的第一次腾飞,是站立行走。而站立行走,将人从兽中彻底超越出来。站立行走,解放了双手,人们可以用双手来制造工具。而工具成为人们身体的延伸,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;同时也成为人们生命的延伸,成为人们生命的一部分。工具让人一下子就可以延伸到宇宙的无穷无尽之处,延伸到无极之极,无始之始。工具是人们生命的延伸与延续,让人类的生命变得无穷大,无尽远。睹物思人,物无情,而人有情。见物如见人,物仿佛就是人。人类从车舟到飞机,到飞船,到火星车不正是物用其无的最好佐证吗?

对怎样应用传统文化促进班级文化建设,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,今天我把传统文化中的道不远人,物用其无的观点转诉诸位,仅供大家参考和探讨。

三、培植同文班级文化的举措

著名理学家朱喜特别突出正心、诚意的修身公式: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先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先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先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先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先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欲先致其知者,先格其物。

1、学习传统文化是培植同文班级文化的基础

金燕老师在她的论文《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》中写道:一池静止的死水,和一条涓涓细流,同样是水,但是我们即刻可以判断出水质的不同。死水,表示没有生命,它没有跳跃,没有流动,没有未来。而活水虽细,但奔放向前,与阻碍奋战,自能流出无限的前途。

观书有感

朱熹

半亩方塘一鉴开,

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
问渠那得清如许?

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。全诗以方塘作比喻,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。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,而是常有活水注入,因此像明镜一样,清澈见底,映照着天光云影。这种情景,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、获得新知而有收益、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。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,借水之清澈,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,暗喻人要心灵澄明,就得认真读书,时时补充新知识。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,只有思想永远活跃,以开明宽阔的胸襟,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、鲜活的知识,广泛包容,方能才思不断,新水长流。

高尔基说:读一本好书,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。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,升华境界。阅读经典名著,与古圣先贤越千年而相会,每读一遍,都会产生温故知新的效果,都会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,并学会用圣人的思想方法和眼光去看待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。

2、思考和研究传统文化是培植同文班级文化的关键
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从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:学习而不思考,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;思考而不学习,人则会因为疑惑而变得危险。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,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。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,知性无感性则空。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。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,不论地域、种族如何差异,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。

在《如何建立班级中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统一》一文中,高峻老师从思考和研究和为贵的思想出发,强调竞争是班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,而合作是新课程下重要建设的环节。他提出竞争与合作相互依赖,竞争是合作的基础,合作是竞争的保障。只有通过合作,把各种力量、资源有机地联系、配置起来,才会使班级更加和谐、健康、稳定地发展。

2、应用传统文化是培植同文班级文化的根本

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,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。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,真正做到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。审问为第二阶段,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,要对所学加以怀疑。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、分析,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,是为慎思。明辩为第四阶段,学是越辩越明的,不辩,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,真伪难辨,良莠不分。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,就是既然学有所得,就要努力践履所学,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,做到知行合一。

龚丽君老师能借助传统文化的思想推进班级文化建设。她以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核心,架起师生感情沟通的桥梁;以《弟子规》作为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,德行教育在班级扎根;以仁之理促班级和谐。

历经百年沧桑,走过百年风雨,文化让同文枝繁叶茂,生生不息。愿我们齐心协力,迎着朝阳,淋浴传统文化的雨露,为同文150周年校庆献上一桌丰盛的班级文化大餐。(冷文义)

北京昌平华佑医院

西安普瑞眼科医院

杭州华山整形医院